
八旬老人打造成都首個家庭檔案館
時間:2018-06-11 21:54 點擊:
次
6月9日,是國際檔案日。在86歲的陳堯家中,客廳更像是一個展廳,私家檔案分成了不同主題,展示在墻上。從上世紀60年代的老照片到最近幾年的大合影,從上世紀70年代的工作證到社區(qū)網(wǎng)吧監(jiān)督員的工作牌……陳大爺?shù)膫€人榮譽和家風、家訓一一在客廳展示。據(jù)成都市武侯區(qū)檔案局相關(guān)人士介紹,這也是成都市首個個人檔案館。
20張工作證見證時代變遷
陳大爺家住武侯區(qū)高攀路11號院內(nèi),一進他家客廳,靠門一側(cè)是一張小桌子,上面放著簽到簿、留言簿,右手上方寫著 “武侯區(qū)檔案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以及這個家庭檔案館的“前言”。三面墻上,各有不同主題,分別有《家風家訓》《黨組織工作》《榮譽展示》。
在《家風家訓》主題展示區(qū),貼著陳大爺與妻子在1964年拍攝的合影,到了80歲大壽時,一張大合影上,已經(jīng)是兒孫滿堂了。“家里共有三個孩子,老伴兒離開后,我還是習慣一個人住。” 陳大爺說。1993年從成都鐵路局退休后,他也一直沒閑著,身兼街辦關(guān)工委副主任、社區(qū)“兩委”監(jiān)督委員會主任等職。
在這個檔案館中,20張工作證算是見證了他的人生軌跡,也見證了時代變遷。最早的一張工作證是1979年印發(fā)的,工作證一側(cè)還寫著“全世界無產(chǎn)者,聯(lián)合起來”的口號,證件照上,陳大爺穿著襯衣、一頭黑發(fā)。
而墻上二十多張榮譽證書也見證了這個老黨員的光榮時刻。“最高榮譽就是獲得了鐵路系統(tǒng)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。” 陳大爺一臉驕傲,“這個在全國都只評選了60個”。
希望倡導積極向上的家訓家風
在陳大爺?shù)臋n案柜里,還存放著一個電筒一樣的物品。“你看這個像電筒吧?其實不是。” 陳大爺露出“電筒”底部金屬部位說,“這還是一個安全錘。”在檔案柜中,一個“武侯區(qū)治保巡邏”的袖套也格外引人注目,如果有事外出,他會帶在身上,遇到不平事,他就敢于出手。
工作證、榮譽證書、老舊照片……陳大爺?shù)膫€人成長經(jīng)歷都展示在了客廳,在他的作品欄里,一個“持”字格外醒目,陳大爺回憶,年輕時選拔干部,領(lǐng)導讓自己讀一篇報紙,他將“堅持”讀成了“堅特”,貽笑大方。他說,每個曬出來的個人檔案里,都有一段故事,他希望讓更多人從中有所借鑒。
據(jù)武侯區(qū)檔案局負責指導打造個人檔案館的高科長介紹,這是成都市首個個人檔案館,打造這么一個示范點位,是希望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家訓、家風,形成一種良好的社區(qū)文化,而陳大爺作為一個老黨員,他的故事也比較多,素材很豐富。下一步,他們將打造更多的家庭檔案館,在更多的社區(qū)形成良好示范效應。
- 上一篇:走進廣州國家檔案館
- 下一篇:石化信息檔案管理工作排名穩(wěn)步提升